2015年初,销帮帮公司成立于杭州。3个月后,公司的第一款产品正式上线,主要方向是想通过移动CRM系统,服务中小企业。

紧接着,产品推广跟随市场投入,由于初创团队人手有限,也谈不上拥有什么强有力的渠道,销帮帮选择了线上推广。百度关键词投放、各类SEM估计已经是每个企业的标配,销帮帮也不例外。效果是有的,投放了大半年后,销帮帮获得了3000多个注册用户。当时成交的客户规模以20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为主,倒是符合销帮帮定位,企业客单价在5000、6000元水平,平均每个团队有二三十人在使用。 如若不考虑转化率、投入产出比,这生意听上去也还凑合。但实际上,戴宏伟知道,拿到这3000个注册用户,背后付出的代价太高。 首先,做中小企业客户的生意,本就不是件易事。因为存在一个较高的自然死亡率,根据普遍经验,这个数据在20%左右。其次,B端企业级市场跟C端消费者市场不同,企业客户做决策都是十分理性的,就像买东西要“耐用”一样,任何企业主都希望自己的服务商走得长远。“客户虽然对销帮帮产品的研发能力认可,但是对初创公司实力、品牌、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有许多担忧,”戴宏伟坦言。 种种原因,导致销帮帮的客户获取成本居高不下。戴宏伟算了一笔帐,通过线上关键词、广告投放,获得一个注册用户的成本在2000元左右,更令人心寒的是付费转化率只有百分之零点几。 5000-6000元的产品,耗费着百万级的广告投放,加上团队的人工成本,这种状态到2015年底,公司的资金流就已经不可持续,2016年春节前,全公司对未来都是迷茫的。用“命悬一线”这个词来形容当时的情形,也是毫不夸张的。转折

钉钉二次开发
眼看着创业即将失败,所有可能的机会都被珍视为最后的救命稻草。

2015年底,上线一年的钉钉,对外告知平台上已注册的企业组织超过了100万家。并且,钉钉此前正式推出了“开放平台”,所有独立第三方ISV可以免费入驻,共享客户资源。

戴宏伟有一个感觉,钉钉在为SaaS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变化和颠覆性变革,“可以说,那时候钉钉是我们团队唯一的希望”。2016年2月底,销帮帮正式开始接触钉钉,“一开始我们的目的也很明确,就冲着钉钉的流量去的”。 钉钉开放平台对入驻ISV的唯一门槛,就是要像他们一样重视产品体验和口碑,给钉钉平台上的客户带来差异化价值,至于合作伙伴的公司是否有名气、是否有一定的规模,并不是钉钉非常在意的因素。 虽然准入门槛没有设置太多条条框框,但评审过程却很细致,钉钉整个管理层都参与了对合作伙伴的审核,并专门组织技术和业务专才对ISV的产品和价值进行评估。据销帮帮COO王钊琦回忆,在演示产品的时候,销帮帮把产品的细节打磨、逻辑设定、创新性优势展示的淋漓尽致,所以钉钉管理团队当场就做出了欢迎销帮帮入驻的决定。逆袭

2016年6月3日,销帮帮正式对接完成,在钉钉开放平台的应用市场上架。效果非常明显,第一个月钉钉的流量就带来了8000多注册用户。 8月份,销帮帮在开放平台上正式商业化。考虑到跟钉钉长远目标是一致的,销帮帮前期主动为钉钉客户降价,客单价下调到4000元左右,付费转化率在3%-4%。“这还只是,销帮帮专心在做产品,没有去做客户销售和运营的前提下,过来的大部分客户都是自助式付费。” 当然,现在销帮帮早已不是简单用于销售管理的CRM,而是扩展到订单出入库、售后服务等业务管理上,成为一套以客户为中心的全业务流程管理系统。按戴宏伟的逻辑:“企业级应用不断在演变,已经从以生产制造为核心的ERP演变成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管理,而相应的管理系统是以CRM为中心延伸的。” 随着产品功能更加丰富产品、价值不断提升,现在销帮帮的客单价已经接近7000元,付费转化率在翻了五倍以上。 现在回头看,因为钉钉,那道横在企业客户和初创公司之间、有关于品牌可持续性的坎儿,似乎一下子就跨过去了。更让团队感恩的是——这一切几乎是零成本。互相成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