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确立组织数字化和业务数字化战略后,钉钉决定继续“进攻”制造业。

1月5日,钉钉公布了制造行业解决方案2.0。这一方案包含“码上制造”产品,提供设备上钉、计件日结等基础产品,同时结合阿里云平台推出采销钉、能耗钉产品,和以往相比更加细化。

这并不是钉钉首次强调制造业的业务拓展,但从当下的投入来看,继政务、教育行业后,制造业也成为钉钉的一大战略级行业。

钉钉总裁叶军在采访中透露,钉钉在内部单独成立了一支服务制造业的团队,由钉钉企业服务解决方案中心总经理邱达负责。

在2.0的解决方案中,钉钉还分别面向中大型制造业和中小制造业推出方案。两大类型对应的部门也完全独立。叶军表示,中小企业需要更大规模的覆盖,团队在全国区域内进行推进;中大企业则集中在某几家,例如一汽和东方希望,都是指定人员在企业进行一对一的推进。

一方面,政策的推动促进了制造业的数字化需求。近日,工信部等8个部门正式印发《“十四五”智能制造发展规划》,提出到2025年,70%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,建成500个以上引领行业发展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。

另一方面,钉钉对制造业的重视则是内部战略落实的体现。

自2020年9月阿里云公布云钉一体战略、将钉钉与阿里云整合之后,钉钉就已经将业务延伸至制造业。在去年的云栖大会上,叶军曾表示,钉钉已开始服务更多中大型企业。目前,山东能源、一汽等大型企业,都是云钉一体的客户。

此外,叶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,“尽管医疗行业的渗透率较高,但医院数量相对较少,规模上来看,制造业更为强势。”

聚焦制造业本身,钉钉将自身的切入口概括为“数据同频”——通俗的解释就是打通业务数据,实现协同。

例如,制造企业中设备维修、生产决策、产线优化、货物流转等场景的优化、提速,都需要生产、经营数据的同频。在具体实践中,制造业企业一方面通过钉钉集成自建的系统应用,另一方面,也可以通过低代码工具开发应用。数据显示,截至2021年12月底,制造类企业在钉钉上的自建应用数同比增长近300%。

2021年以来,各家互联网公司在To B产品上的竞争愈加激烈。

眼下,腾讯的战略之一是将企业微信、腾讯会议和腾讯文档相互打通;字节跳动旗下的飞书则强调“人”的数字化,今年其客户行业从互联网拓展至新消费、新能源和地产。

与之相比,拥有5亿用户的钉钉具有先发优势,打法上也呈现出更多差异。“钉钉跟阿里云都是典型的数字公司,我们不能成为一家ERP公司,这是我们不擅长的。”叶军认为,钉钉的优势是“协同”,此外是数据和云服务能力,未来会推出更多企业数字化产品。

但“啃下”工厂是一场更加漫长的军备竞赛。叶军称,现阶段,钉钉仍处于投入期,没有明确的盈利时间表。